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林业科普

候鸟的迁徙高度

发布日期:2017-07-11 来源:《森林与人》 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

  对迁徙的鸟儿来讲,风是影响最大的环境因素。对很多时速在40公里的鸟儿来说,时速20公里的风速会降低它们飞行能力的一半,时速50公里的风速则让它们无法前进。在适度的逆风面前,鸟儿们的决策无可挑剔:聚集成团并且停留在低空。当然,如果遇到顺风,最好的方法是在高空跟着顺风飞。 

 

  人们已经知道鸟类可以飞越喜马拉雅山这样高的山脉。不过,可以肯定地说,在1000米以上高度飞行的鸟很少,大部分鸟类通常的飞翔高度是几百米。鸟类迁徙高度一般低于1000米,小的鸟迁徙高度不超过300米,最大的高度可以达到3000 6300米,个别种类可以飞越9000米。天鹅、秃鹫曾有飞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的记录。

  雀形目小鸟,每迁飞上升1000米,大约消耗体内能量的10%。长途迁徙对于体内能量的消耗很大,体重会在迁徙过程中显著降低。鸟类在迁徙时,力图能够看到地面。不过,高空能够使鸟易于确定方向的假定是没有根据的。空气往往不是透明的,鸟的视力也不是无止境的。

 

  候鸟迁徙高度也受气候的影响。鸟类在天气好、视力好且强风时飞行较高,如有云、雾或逆风时飞得低。例如,雨燕在晴天的飞行高度为2300-3600米,阴天平均高度仅为700米。

  候鸟一般避免在云层中飞行,阴天云低大多集中于云层以下,雾天则沿着雾边飞行。低温对于鸟类迁徙高度则无影响。人们透过雷达探测和望远镜观察,发现夜间飞越墨西哥海湾的候鸟,迁飞高度分别在244-488米,而在白天,迁飞高度为1220-1524米,显示鸟类夜间迁徙的飞行高度往往低于白天。

  海上的风顺应海流吹动,近海面速度最小(因为与海浪摩擦),而向高空逐渐加大,到15米为最大。信天翁正是利用海风在海洋上空飞翔。

附件下载: